跳到主要內容
:::

韌性社區介紹

韌性是什麼?表現在災害管理上又是什麼概念?儘管韌性一詞在心理學、社會學、生態學,甚至材料科學等領域中都有其強調的層面;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(2009) 對Resilience 中譯為「禦災力」,其定義為:「暴露於致災因子下的系統、社區或社會及時有效地抵禦、吸納和承受災害的影響」

韌性一詞乃是指Resilience,在面對社會急遽變遷,以及極端氣候事件發生頻率的增加,韌性的概念在廣泛被運用在災害管理領域上。韌性的英文詞源來自拉丁文的‘resilio’,原意為「彈回(to jump back)」,在物理學和工程學的領域中,韌性指的是某種材料在受力變形後回復原來形態的能力(Sheffi,2007;Arsenault and Sood,2007);國內災害管理領域則多取其使社會系統「回復原來型態的能力」之意,簡譯為「回復力」

近年來「韌性城市」的概念萌芽,韌性城市指的是在社會、經濟、技術體系及基礎建設等層面必須能夠抵抗未來衝擊及壓力,以維持相同功能、結構、系統與身分。一個健全的韌性城市必須擁有「低脆弱度」「高回復力」。低脆弱度乃是指較不易因衝擊而受害,高回復力指的是受到衝擊後可以迅速恢復,綜合來說,韌性城市乃是對於衝擊(也包括災害)有較高的承受能力,且在受到衝擊後,能較快從中復原。將韌性城市的概念結合至村里和社區的防災工作,藉此來推動韌性社區。
與韌性城市相同概念,韌性社區中乃是指社區具有災害容受力,對於災害能夠快速反應及回復,除了社區環境較能夠承受災害衝擊外,也強調能快速反應並自災害中復原。韌性社區強調的是與風險共存,災害的風險不可能完全避免,社區仍可能受到災害的衝擊,但是藉由韌性社區的推動,可以降低災害的衝擊,並能夠較迅速從衝擊中復原。

 

講到社區,很多人腦中最先出現的畫面可能是住宅社區,由數棟建築物,以及居住在其中的居民所組成的社區;或是另一種社區,在人口較不稠密的鄉間,一個村莊或聚落,由居住在當地的居民所形成的社區。

社區(Community)是由19世紀德國社會學家滕尼斯(Ferdinand Tönnies)提出,指與「社會」(Gesellschaft,或曰法理社會)相對的通過血緣、鄰里和朋友關係建立起來的人群組合。後來也指:因為共享共同價值觀或文化的人群,居住於同一區域,以及從而衍生的互動影響,而聚集在一起的社會單位,因此將社區(Community)稱為社群就顯得更為合適一些

按照前述,更廣義來說,一所由教師、行政人員、學生所組成的大學,也可以稱之為社區;一座由當地居民、企業、商家等各種團體、組織。以及建築和設施所組成的都市,也可以稱之為社區,這兩者雖有大小之別,但本質上卻是相同的。
因此, 韌性社區也可以依此概念,在形成社群的地方來推動,一所學校,或是一座都市,或是一個機構,或是一個部落,只要在同一個區域內,有共同文化或價值觀的一群人,就可以來嘗試著推動韌性社區。